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艱苦奮斗精神不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精華,而且還是現代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6年,任正非向華為團隊推薦了一篇報道--《不眠的桂谷》,為的是讓華為團隊真正體會到什么是美國人的奮斗精神。
《不眠的硅谷》寫道:“這些編程人員、軟件開發人員、企業家及項目經理堅守‘睡著了,你就會失敗’的信條,憑著遠大的理想,借助大杯大杯的咖啡,他們會坐在熒熒發光的顯示屏前一直工作到凌晨四五點,有時甚至到6點,而不是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這就是參與超越時區的國際市場的代價:每天都有新的起點,不斷狂熱地開發著‘互聯網’技術……”“工作到深夜幾乎是今日硅谷中大約20萬高科技大軍統一的生活方式,那些按照傳統日程工作的人們每天有兩個交替的時段,而在高科技工業園的停車場里,可能在凌晨3點還依然擁擠不堪。而許多把黑夜當作白天的人們會在夜里把家中的計算機聯到辦公室的網絡上……”
知道艱苦,才懂得要奮斗。耐得艱苦,才能夠奮力拼搏。只有時刻信守艱苦奮斗,才能夠取得事業的成功!捌D難困苦,玉汝于成”,艱苦奮斗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精神。
任正非說,古時候有個寓言,兔子和烏龜賽跑,兔子因為有先天優勢,跑得快,不時在中間喝個下午茶,在草地上小憩一會!結果讓烏龜超過去了。華為就是一只大烏龜,25年來,爬呀爬,全然沒看見路兩旁的鮮花,而是在持續艱苦奮斗。烏龜精神被寓言賦予了持續努力的精神,華為的這種烏龜精神不能變,任正非也借用這種精神來說明華為人奮斗的理性。
華為的蒙古客戶,有4個移動運營商,6個固網運營商,加上企業網大大的項目,毎年年初,標書一個接一個,需要準備的材料五花八門,基本上每個華為項目團隊成員都會有兩三個項目在同時投標。華為項目團隊基本是每天白天拜訪客戶,晚上回來看標書答標。
年初是蒙古最冷的時節,夜里最低氣溫零下45攝氏度。為了答標,華為項目團隊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三四點,寒冷的天氣和持續高強度的工作拖病了大部分成員,但大家仍然帶病工作。為了和U運營商共同完成整網規劃設計和配置報價,華為項目團隊連續一周每天晚上都在客戶的辦公室度過。最后一天,客戶CTO睜著熬得通紅的眼睛對華為項目團隊說:“華為的人,我服了。感謝你們!
在剛果金,對于分包商由于安全原因拒絕前往施工的地區,依靠華為GTS員工的力量建立起了第一座鐵塔。
在巴西,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沖毀了所有的道路和公共設施,華為人克服種種困難,在雨中堅持施工。
在北美,華為客戶服務工程師團隊為了處理問題和支持客戶升級,通宵達旦地值守于機房,第一時間為客戶提供服務。
在也門,華為GTS英雄兒女冒著硝煙,坐著當地警察護送的車輛奔波在去往局點的路上。
任正非說道:“那些‘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的人,雖然紀功碑寫不上他什么,寫得出成績的是將軍,寫不出成績的可能是未來的統帥,統帥是組織好千軍萬馬的。誰搞得清統帥內心的世界怎么成長的,無私就是博大!
首頁|
走進釬度 |
產品中心 |
聯系我們 |
冀ICP備2022028991號-1|
冀公網安備 13040402000312號